安徽省财政厅
一、导论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如果说财政基层培训工作是国家财政政策得以贯彻落实的有效途径,那么,师资库建设则是财政基层培训工作得以持续有效开展的一个重要保障。mobile28365校长李赤在2013年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师资培训班上指出:广大师资是连接财政政策执行者与政策受益者之间的重要纽带,教师对政策理解得透不透彻、课程设计合不合理、内容讲解得清不清楚,直接关系到受训者是否愿意听,能否听得明白,关系到政策能否得到百分之百落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就是抓住了财政政策执行与政策受益的最佳契合点,对于提高培训工作的统筹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保障财政基层培训工作质量,促进财政支农惠农富农民生政策的贯彻落实具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路线图的不断落实,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作用将得到更充分的发挥。这不仅对身处改革一线的财政基层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负责财政基层培训工作的管理机构、培训机构以及培训师资提出了新的任务。
1.庞大的培训规模需要一支稳定可靠的师资队伍
按照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基层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财政基层培训工作目标任务及要求,为进一步加大财政基层培训力度,每年要保持相对稳定的基层财政干部培训规模,其中乡镇财政干部每年参加培训的人数不少于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实现每三年集中轮训一遍。根据此项目标任务及要求,完成如此规模的财政基层培训,加强师资库建设,建立一支人员稳定、结构合理、组织健全的师资队伍,为财政基层培训工作提供长期稳定及高效的教学服务,成为各级财政相关部门亟待研究及解决的课题。
2.不断变化的政策和形势加大了师资培训的迫切性
在当前大量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及众多支农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丰富性、原则性、复杂性和灵活性,资金渠道的多样性,使得财政基层普遍感到自己所肩负的工作任务和责任重,工作难度及压力加大,且深感自身的政策水平、综合素质与实际工作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对政策的理解力、执行力迫切需要提升,并希望通过针对性的业务及素质培训,强化对各个时期财政政策的理解,补充和更新不断变化的财税理论及财会业务知识,以帮助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因此,提高培训实效则成为实现财政基层培训目标的关键。而提高培训实效的有效途径就是在确保培训师资力量的前提下,通过加强师资培训、不断创新师资培训模式,使得师资教学水平得以提升,教学方法得到改进,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得以加强。
3.建立和完善师资库以及师资培训的长效机制是实现财政基层培训目标的重要保障
当前的财政基层培训的师资库建设以及师资培训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无论是在师资库建设的主体、标准以及日常管理等方面;还是在如何建立师资培训的长效机制方面,建设主体不明确、建设标准不统一、师资库管理流于形式、师资培训缺乏常态化等几乎成为全国大部分地区存在的共性问题。因此,加强师资库的建设和管理,强化师资的培训和再学习,建立起一种师资管理及培训的长效机制,对于实现财政基层培训的目标任务,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的准备和说明
1. 财政基层培训范围的界定
按照我国政府级次的划分,从中央到地方共拥有五级政府,根据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原则,与之对应的包括中央、省、市、县、乡五级财政。所谓基层财政一般泛指县乡两级财政,之所以包括县级财政,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县级财政所涉及的工作与最基层的乡财政密切相关,既有指导又有参与;另一方面,在现行的“乡财县管乡用”的财政管理模式下,县级财政工作实际上主抓在基层。正因为如此,本研究报告所指的财政基层培训应涵盖县乡两级财政工作人员以及农村财会人员。
2. 两个概念的专指说明
后续研究报告中提及的“师资库”及“师资培训”专指“财政基层培训师资库”和“财政基层培训的师资培训”。
(三)研究的预期目标
本报告旨在通过总结当前我国财政基层培训师资库建设和师资培训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加强师资库建设和创新师资培训机制的对策及建议。
1.研究目标之一:师资库建设保障稳定充足的师资供应
在提出建立师资库建设的国家标准基础上,明确师资库建设的主体及责任,通过强化师资库的日常管理,首先在制度上确保师资库建设能够充分发挥其在财政基层培训工作中的师资保障作用;
2.研究目标之二:创新师资培训机制满足日益变化的工作需求
师资培训作为师资库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创新师资培训的观念、制度、组织、内容以及形式等内容以提高师资培训的质量,从而满足不断变化的财政基层培训工作需求。
二、我国财政基层培训师资库建设及师资培训的现状
(一)财政基层培训师资库建设的现状
从全国的情况来看,自2011年以来,我国部分省市县先后建立了财政基层培训师资库。其中,广东省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省级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师资库,实现了全省优秀培训教师资源共建共享。广东省财政厅通过对候选师资进行筛选,于2011年10月印发《关于公布2011年度广东省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师资库名单的通知》(粤财会〔2011〕75号),公布了入库师资名单,并通过省财政厅网站向社会公布。首批师资库成员共36人,由省、市、县财政厅(局)及基层财政所业务骨干、大中专院校教师、农村财务管理办公室业务骨干、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有关人员组成;2012年5月,湖北省财政厅下达通知,要求在全省范围内选聘职业道德高、专业能力强、授课效果好的基层财政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组成省财政基层培训师资库,供各地培训时选择聘用。在此期间,陕西等地也纷纷组财政基层培训的省级师资库,还有部分县级财政也在积极探索财政培训师资库的建设途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安徽省望江县财政局在2013年8月经过基层民主推荐、领导小组评定,首批入选县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师资库人员16人。其中局党组成员3人,机关涉农股室负责人及工作人员11人,基层财政分局2人。应该说,全国大部分省区按照财政部的统一部署在财政基层培训师资库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与成效,总结有如下特点:
1.从师资临时聘请到建立师资库的渐变历程
财政基层培训师资库的师资队伍形成,一般都经历过从受托培训机构按照需求临时聘请到师资相对固定,再到建立辖区师资库的渐变历程。如:陕西省西安市mobile28365在基层培训工作开展初期,主要聘请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和市局机关业务处室的领导授课,依靠专业力量保证师资力量。2012年,随着新一轮培训工作启动,培训的规模不断扩大,培训的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对师资的数量和质量需求都不断加强。西安市函校不拘一格遴选培养新师资。在校内,按照《青年教师培养实施办法》规定,采取自愿申请与学校考察相结合的方式,本人依据自身优势,确定申请讲授课程,经批准后列入校后备师资库。在校外,针对区县、乡镇等基层财政干部熟悉农村情况,语言表达方式贴近农民群众的特点,把基层财政干部作为重点吸纳培养对象,要求各区县分校每年至少向市校推荐1-2名思想作风过硬,业务能力较强,熟悉农村情况,志愿服务基层的后备师资,并将各分校推荐的情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年终培训工作考核。经过一年的补充吸纳,目前后备师资中既有本校的青年教师,也有来自区县财政局、乡镇财政所的业务骨干,并已有2名后备师资经过培养走上了基层培训的讲台,成为基层培训工作的骨干力量。目前,已建成了涵盖该校专职老师,大专院校专家教授,以及市、区县、乡镇三级财政业务骨干等24人在内的专兼结合的师资库,为培训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2.师资库师资来源呈现出较好的多样性
师资库师资的来源结构,充分考虑了财政基层工作的性质及特点,既有从事理论教学的大专院校专家教授;又有来自政府及财政实践部门的领导和业务骨干,既有来自于高层级决策机构的师资,又有财政最基层的乡镇财政干部,总体上看,近70%的师资来源于实践部门。因此,“多层次、多元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既体现了财政基层培训师资库建立的基本要求,又形成了各地师资库建设的一大特点。
3.师资库管理体现了一定的制度保障性
在师资库的管理方面,凡是建立师资库地区均有一套师资选聘、师资人员职责、师资考评等相关规章制度。如:广东省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按照《中央组织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坚持能者为师,注重选聘理论政策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党政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先进模范人物、优秀基层干部、乡土人才、做群众工作的行家等担任教师”的要求,由省财政厅对候选师资进行筛选。同时,明确了师资库的职责,主要包括:参加省财政厅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专题调研、课题开发、质量评估、教学研讨等活动;担任省级财政支农政策培训教师,完成省级师资培训班相关课程授课任务;接受省财政厅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选派,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为基层财政支农政策培训提供师资支持保障;承担相关课程的教学指导和答疑工作等。师资库按照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的需求,实行动态管理、分类选聘、分批入库和分期公布。根据不同阶段的培训需求和师资课程研究方向进行调整,及时吸纳更新。
(二)财政基层师资培训的现状
各地区在建立师资库之后,积极开展师资的培训工作,概言之具体做法包括如下方面:
1.“走出去”培训和交流
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充分利用高校及社会培训机构等资源进行师资培训。如:广东省在首批师资库成员确定后,就积极开展了师资培训和教学研讨工作。为提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师资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适应新时期工作的需要, 2011年11月,在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举办了广东省师资库业务培训班, 28名师资库成员参加了培训。培训班开设了《数字解读公共财政》、《财政支农政策讲解》、《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与方法》、《教学研究与论文写作》、《阳光心理与压力化解》、《拓展训练》等课程,采用培训和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将师资库成员按培训对象分为政策、村干部、代理会计、村会计四个教研组,每个教研组围绕本组培训对象需求,结合学习内容和培训工作实际,研究本组今后3年的教研规划、培训内容。
2.“请进来”交流和学习
通过“请进来”的方式,利用集中举办各种形式的专题师资培训班提升师资的业务能力。如:自2012年至2014年的三年中,安徽省财政厅先后举办了三期全省财政基层培训师资培训班,在师资培训的安排上,采取分组交流教学课件及教学心得、观摩教学、聘请高校及社会专家教授讲课方法、课件制作以及教学案例编写等多种形式,从而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确保基层财政教育培训教学质量。2012年,陕西省西安市组织了三种类型的讲座。包括邀请教育学院的专家教授来函校进行涵盖培训的组织、执行、反馈等全过程管理的10期讲座。邀请市财政局涉农处室的负责人为师资班学员讲解财政业务专业知识。同时邀请高校专业老师为学员讲解授课的技巧和方式,收到了较好地效果。
3.针对性地开展师资培训活动
师资培训工作一般紧紧围绕“补理论、补方法” 的内容展开。所谓“补理论、补方法”主要是针对来源于实践部门的师资,一方面,对于长期从事财政实践工作的同志而言,工作经验丰富且具有很强的政策理解力及宣讲力,但因各种原因有可能缺乏系统的财政及发展的理论基础,导致培训授课中只能讲结果而不能说原因,使得培训变成了政策宣讲或一种变换形式的工作会议,干部培训的效果难以改善,基层财政自主管理的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升;另一方面,教学方法的欠缺、教学经验的不足、教学手段的单一等是绝大部分来自实践部门师资人员的短板。因此,如何依托教学平台将财政政策和理论有效地授之于财政基层、如何让学员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掌握不断发展的财政理论,领悟不同时期财政政策的意图等问题的解决,就必须通过在师资培训中讲授、交流和讨论教学方法,促使师资队伍教学能力的提升。
除此之外,有些地区在定期集中培训外,还采取相关办法促进教师日常培训和自学。还有的地区组织师资进行实地调研,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如:西安市函校每年专门组织师资深入乡镇、农村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实地了解乡镇财政的工作实际,了解农村的工作实际,并与村干部、农村报账员,以及乡镇干部进行面对面地直接沟通交流,征求学员对培训的内容、授课的方式方法的意见。
三、师资库建设及师资培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师资库建设及师资培训存在的问题
1.师资库建设存在的问题
(1)师资库建设的主体缺乏明确统一的规范
师资库建设首先要明确由谁来建,以及在省及省以下建几级的问题。从目前各地师资库建设情况来看,库的建设主体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既有通过省级财政建立的采取全省师资人员共享的省级财政基层培训师资库,又有市县财政自行组建的师资库;既有财政部门组建的师资库,又有相关培训机构组建的师资库,由于师资库建设主体不能统一,甚至在同一属地多种建设主体的师资库并存,势必导致师资库管理难度加大,同时也会造成培训师资资源配置浪费。
(2)师资库建设缺乏统一明确的组织及管理职责
各地在已建或拟建财政基层培训师资库的进程中,均强调要大力推动师资库建设,但师资库建设如何组织实施,已建的师资库由谁来管理以及管理职责如何划分等问题,始终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一方面,由于师资库的建设主体存在差异,势必造成师资库建设在组织及管理职责上的非统一;另一方面,有些地区财政部门领导可能在主观上存在对财政干部培训工作认识上偏差,“应急”思想严重,在此思维方式下的工作开展,只会是“临时的组织、临时的管理”,根本谈不上明确组织及管理职责,即使有也是“纸上谈兵”。
(3)师资库的日常管理亟待加强
师资库的日常管理主要包括师资的选聘、师资的调用、师资的调整与更新、师资的进退、师资的再培训以及师资信息化系统的维护等内容。就已建师资库的地区来看,在师资选聘以及师资再培训方面,制度安排及组织实施上有所跟进,但在调用、更新、进退以及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现象,缺乏动态的管理机制。最终形成师资库的建设流于形式,就师资库建设而建设,造成师资库与师资的实际任用相互脱节,从而不能有效发挥师资库在财政基层培训中的保障作用。
(4)师资库师资需求与师资供应存在一定的供求矛盾
师资力量的充实,是师资库建设的重要环节。由于财政基层培训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学员大都是来自于最基层的县乡财政以及农村财会工作岗位,一方面,长期的基层工作使他们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但另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学员的整体学历水平不高,加上繁杂的农村工作使得他们缺乏有效系统地理论及政策学习,势必影响政策的理解和宣传乃至执行。因此,不仅要建立一个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师资库,而且还要保证师资供求规模与机构上的平衡。从目前的师资可供来源来看,主要包括两大块,一是实践部门的可供师资;二是教学单位的可供师资。表面上,可供师资与师资库的师资需求不应当存在供需矛盾,然而在实际的运行中,一方面,由于财政工作政策性强,对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要求高,而掌握财政政策和拥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业务骨干更多的时间忙于工作事务,很难挤出时间或不愿承担教学工作,即使被承担但又缺乏教学经验,加上机关干部经常进行岗位交流等,使得实践部门可供师资的规模及稳定性大打折扣;另一方面,来自教学单位的可供师资由于缺乏财政工作的实践,培训授课时势必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培训的针对性不强,影响培训的效果,进而不能满足师资库师资的需求。即使可供师资能够满足师资库的师资要求,但因缺乏对其的约束机制,也会影响师资库师资的稳定性。因此,现实中师资库的师资供求仍然存在较大的矛盾。
2.师资培训存在的问题
(1)师资培训的观念缺乏创新意识
师资培训是在师资库建立的基础上,加强师资库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从形式上看,当前,无论是已建还是未建师资库的地区,尤其是在省级层面,都在每年开展至少一次的师资培训活动,有的地区将其列入当年的财政基层培训工作计划之中,而在市县级以及受托的培训机构师资培训缺乏,客观上可能是由于师资培训的条件不足,而更多的是因为对师资培训工作的开展重视程度不够。从师资培训的实施结果来看,“临阵磨枪”的现象普遍存在,缺乏师资培训组织实施的中长期规划,无论在培训的组织形式上,还是在培训内容的安排上,不能超越传统的培训模式,培训的内容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
(2)师资培训制度建设缺失滞后
从目前的各地师资培训工作开展的情况来看,师资培训工作仅停留在一定时期的文件要求及工作计划部署上,至于有关师资培训工作开展过程中的政策及制度保障缺失和滞后。一方面,由于师资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人、财、物等资源的配置及协调;另一方面,师资培训又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涉及工作开展中各个环节的管理及各个时期间的衔接,因此,政策及制度保障必不可少,单靠文件要求和工作部署很难建立师资培训的长效机制。
(3)师资培训的组织与管理责任不清
众所周知,师资培训的组织与管理是机制建立的物质基础,观念的落实、制度的实施都离不开组织管理这个实体。组织就是要构建合理的师资培训管理机构框架,明确管理机构的责任,充分协调师资培训的组织管理机构与师资培训的基地或受托培训机构之间的关系。而从多年来的师资培训实践不难看出,现行的师资培训的组织管理,普遍存在“临时性”的特征,缺乏可持续的管理责任划分。
(4)师资培训形式单一、内容缺乏系统性
培训形式是影响培训效果的主要因素,它直接影响着师资人员的培训参与度。从全国的情况来看,当前的师资培训以集中培训形式为主,虽然有些地区采取了一些灵活机动的辅助形式,但因缺乏制度化,这些辅助形式终不能发挥师资培训应尽的作用,师资培训的效果无法显现。而采取单一传统的集中培训形式,则不能有效区分不同的师资来源,以及师资培训参与人员的不同需求,从而削弱师资人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从培训的内容上看,师资培训的内容一般应包括课程培训,基础理论、政策解读、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运用等内容,这些培训内容需要针对不同的师资群体及不同的需求,进行较为系统、合理地安排。而在师资培训现实中,诸如只考虑内容供给、不考虑内容需求;只考虑内容的全面、不考虑师资对象的区分;只考虑暂时的急需、不考虑长期系统地规划等问题时有存在,更谈不上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系统的且具有“针对性强、时效性高”的师资培训内容体系。
(二)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师资库建设包括师资库的建立以及师资库的后期管理两个重要环节,其中师资培训是师资库后期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此而言,师资库建设及师资培训存在问题的原因具有很强的共性,概括起来为以下几个方面:
1.地区间认识上差异
师资库建立及师资培训是有效实施财政基层培训工作的一项重要保障,从上述师资库建设及师资培训存在的问题来看,部分地区还表现出重当前与轻长远,重规模与轻质量等方面的差异。尽管建立师资库及加强师资培训的必要性无可非议,但由于对师资库如何建、后期如何管理等问题缺乏统一的认识,目前尚没有统一的标准,实践中只能是各自为政,师资资源不能得到优化配置。
2.财政基层培训工作的现实地位
在财政工作任务极其繁重的情况下,容易导致人们产生认识上的误区,出现忽紧忽松,忽严忽宽的现象,使财政基层干部培训的重要性得不到充分地重视,更不谈师资库建设及师资培训工作。即使建了师资库,也只是流于形式,师资培训工作不能得到有效开展,师资库的作用很难充分地发挥。
3.师资人员的不可控
师资库的建设就是要建设一支“稳定、可靠、可用”的师资队伍,没有稳定的师资,师资库就是一枚空壳,没有可靠可用的师资,师资库的作用就不能有效发挥。从目前财政基层培训的师资要求来看,其培训内容和形式决定了师资来源的多元性,既有来自于实践部门的领导及业务骨干,又有来自于教育界的专业教师,且分别有各自的单位及工作,他们承担和参加财政基层培训的教学及师资培训等相关活动,更多地的是为了体现 “一种责任”,财政机关对其是否应该履行责任缺乏约束性,因此,在这种本着自愿原则的师资库建库方式下,师资人员的“入库、出库”以及包括参加师资培训在内的相关教研活动均成为其自觉的行为,师资人员的可控难度加大,从而不可避免地出现师资库师资人员不足或不可用、师资人员缺乏参与师资培训等相关教研活动积极性的现象。
4.师资培训奉行的“习惯”模式
培训模式的变化体现在教与学方法、手段以及形式上的不同变化上,固化的培训模式反映在不能因时而异、因人而异,不能围绕教学的目的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虽然,近年来传统 “满堂灌” 的教学模式辅之于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但并未改变现实中的教与学的相对独立。应该说,目前的财政师资培训模式绝大部分仍然采取这种单一且人们习惯的模式,这种模式无论是对于培训机构,还是对于授课师资来说,都是一种成本耗费最低的方式,它直接影响着师资培训乃至财政基层培训的效果。之所以这样,主要是因为财政基层培训的特殊性要求师资的多样性,单一的师资培训模式不能解决财政基层培训师资的不同需求。
四、加强师资库建设和创新师资培训的对策及建议
加强师资库建设是财政基层培训活动能够持续有效开展的基本前提,而创新师资培训机制是提高师资队伍业务及教学水平的基本保证,同时也是加强师资库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加强师资库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1.确立师资库建设的基本原则
(1)结构合理原则
在年龄上,要形成以老教师为骨干,中年教师为主体,青年教师为后备的结构;在知识结构上,要形成以满足实践及政策应用为主,基础理论通识教育为辅的师资人员配置结构;在师资来源上,合理安排专兼职教师比例,尤其是要鼓励领导干部进入师资库。
(2)规模适当原则
保证师资库一定规模的师资人员,是开展财政基层培训工作的必要条件。师资人员规模不足,影响师资人员的调用,而师资规模过大,则不便于师资库的日常管理,同时,也会造成管理成本加大。
(3)稳定可靠原则
保持师资库师资人员的稳定可靠是财政基层培训师资库建设的一项重要目标,同时也是加强师资库日常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由于师资尤其是兼职教师的流动性比较大,因此要建立相应的激励及约束机制,在师资筛选、调用、奖励和处罚等方面加以体现。
2.建立师资库建设的国家统一标准
建立师资库建设的国家统一标准,就是由财政部负责财政基层继续教育的主管司局牵头并协商相关部门,共同制定在全国范围内适用的师资库建设的统一标准,旨在统一和规范各地区参差不齐的师资库建设。统一的师资库建设标准应包括师资库建设的主体、师资库建设的目标及基本原则、师资库建设的组织与管理、师资库及师资人员的职责、师资库师资人员培训要求及考核、以及师资库建设的评估与考核等内容。同时,作为“云层设计”的统一标准,不仅是全国各地区必须遵守的标准,而且还是一个基本标准,在实际的师资库建设过程中,在要求各地区必须达标的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高标准或超标准进行师资库建设。
3.明确师资库建设的主体及责任
综合考虑师资供给能力,建议从中央到地方分别建立国家
级、省级和地市级三级师资库,县级的师资纳入所属地市级管理,主要是考虑到县级自身师资力量的不足,以及从外部获得师资支持的局限性。以此为框架,三级师资库建设的主体应明确为对应的财政机关负责财政干部继续教育的职能部门,各级财政部门如有设立专门的财政干部教育中心或mobile28365,可将其作为师资库建设主体,如果没有设立,则应明确财政机关的人事教育部门作为建设主体,三级师资库建设主体的总体责任是分别负责建立和管理好本级师资库,其中:国家级师资库主要负责入选师资库师资人员的管理、全国范围内师资的协调及调配等;省级及市级在履行对本级师资库管理职责的同时,有义务向上级师资库推荐优秀师资。
三级师资库相互协调,在管理好本级师资库的基础上,国家级师资库还负责师资资源的入库管理及调配,省级和市级师资库有责任向上级师资库推荐优秀师资,通过相互补充,互相促进,提高师资库资源的使用效率。具体见图1:
图1:师资库建设主体及责任划分图
4.建立和健全师资库组织管理体系
所谓组织管理体系,一般包括组织架构、组织流程、组织成员间的关系以及人员的责任等要素。建立和健全师资库组织管理体系,就是在确立师资库建设主体及责任的组织架构基础上,就组织成员间的关系及组织流程而言,一是要明确各级财政机关应担负领导本级师资库建设的责任,并对本级师资库提供可靠的财力保障;二是上级师资库应担负对下级师资库建设的业务指导责任;三是各级师资库应在本级财政部门的领导下,负责本级师资库建设及管理的具体实施。
而对于组织成员中的人的责任,在师资库建设过程中,师资人员隶属关系的明晰至关重要,因为只有明确其隶属关系,才能分清各自的责任,因此,我们认为,各级师资库可以按照属人原则、属地原则、属人非属地原则等三原则相结合的方式加以综合管理,所谓“属人”原则:是指凡是入选某一级师资库的师资应认真履行本级次师资库的职责,不得同时进入两个及两个以上级次的师资库,做到“一人一库”;所谓“属地”原则:是指师资入库原则上应按照师资所在地就近入库;所谓“属人非属地”原则:是指被推荐到上一级次师资库的师资人员可不受“属地原则”的限制,在重新调整与师资库间的隶属关系基础上,再按照属人原则加以管理。之所以如此设计,主要是考虑其有助于实现“分清责任、便于管理、资源共享”的师资库建设的目标。
5.加强师资库的日常管理
所谓师资库的日常管理,一般包括师资的入库、调用、培训、
考核、退库以及信息化等管理环节,只有重视各环节的日常管理,才能发挥师资库在财政基层培训中的保障作用,下面将逐一论述师资库日常管理的结构和内容,师资库日常管理的内容结构图2所示
图2:师资库日常管理的内容结构图
通过以上管理环节的相互协调作用,加强师资库的日常管理,在师资库的入库及调用环节上,坚持统一计划、把握结构合理,即建立“多元化、多层次以及多渠道”的师资来源结构、注重条件过硬,即严格遵守选拔标准选拔师资、实现资源共享,师资资源互相调用但不调库。在师资库的培训、考核、退库环节上,统一制定培训规划、健全考核体系、完善退库制度。在信息化管理环节上,建立基层教育网络平台、完善师资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师资人员分类管理。
(1)加强师资人员的入库及调用管理
一是要坚持统一计划。各级师资库应根据本地区财政基层培训的总体规划,并结合可供师资的规模,确定本级师资库师资人员的总规模以及分阶段应完成的计划。
二是要把握结构合理。师资来源应以满足财政基层培训为目标,建立“多元化、多层次以及多渠道”的师资来源结构。所谓“多元化”是指:师资来源既包括实践部门的业务骨干,又包括来自高校的专家学者,既包括专职教师,又包括兼职老师,并保持合理的比例结构。所谓“多层次”是指:师资既可以是来自于上一级的财政机关或相关部门,又可以是来自于本级的社会实践部门,还可以是来自于基层县乡财政的干部。所谓“多渠道”是指:师资人员既可以来自于本级师资库,又可以来自于不同级和同级师资库。
三是要注重条件过硬。各级师资库要建立师资人员选聘的基本标准,应该围绕“政治可靠、作风先进、业务过硬、乐于奉献”四个基本条件对选聘的师资进行考核,对于不能满足其中之一的师资人员,不管其业务如何优秀,都不能选拔入库。
四是要实现资源共享。各级师资库师资人员原则上纳入本级师资库管理,但在实际运行中,各级师资库可以在本级师资库因不能满足某种特殊培训需求时,通过财政干部教育网络平台,向上级或同级师资库请求临时的师资调用,调用但不调库,从而实现师资库师资资源的共享。
(2)加强师资人员的培训、考核及退库的管理
加强师资人员的培训、考核及退库管理是师资库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直接关系到财政基层培训工作是否能够实现“高质高效”的目标。
首先,在师资人员的培训方面,各级负责财政基层的领导机构、师资库及师资培训基地应齐抓共管、相互协调,统一制定合理的师资培训规划,明确各个机构在师资培训管理中的责任及义务,确保师资培训工作正常稳定有序地开展;
其次,建立和健全师资培训的考核体系,就是在师资培训的内容、形式、效果、师资人员的参与以及对师资人员的培训考核等环节,建立一套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参训人员对师资培训的评分,找出师资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改善今后的师资培训效果提供重要的支持。此外,应对参训的师资人员进行各种形式的考核,在掌握参训师资人员业务及教学水平高低的同时,了解师资培训的效果。
最后,要建立稳定可行的师资人员退库制度。一般而言,师资人员的退库主要由四种情况构成,包括师资人员因为各种原因主动申请退库的、师资库管理机构通过综合考核认为其不达标的、本级师资库师资人员晋级上级师资库的以及因其他原因退库的情况。针对各种情况的退库,各级师资库均应建立相应的制度以及有效的师资人员进退机制,保证师资库常建常新,实行师资库的动态管理。
(3)加强各级师资库资源的充分利用
加强师资库建设的信息化管理是实现师资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各级财政部门要建立本级的财政基层教育网络平台,便于师资人员及学员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及时地交流和经验分享;另一方面,各级财政应建立和完善财政基层教育师资信息管理系统,在国家级师资库信息系统下,分设省市两级子系统,各级师资库可以通过系统申请调用非本级师资库的师资人员,从而提高师资资源使用效率,解决因临时需要的师资需求。与此同时,各级师资库应利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对师资人员的分类管理,为合理地使用和调用师资人员,以及组织师资再培训和考核等创造有利的条件。
6.充分发挥师资库的积极引导作用
师资库的建设不仅为财政基层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师资保障,而且还可以通过加强师资库建设,发挥其财政工作实践中的积极引导作用。一方面,通过师资人员的选拔,吸纳一批实践工作中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部门领导和包括基层财政所在内的业务骨干,引导财政部门的干部自觉学习、不断提高政策执行和业务能力,并以加入师资库为荣;另一方面,积极发挥师资库师资的宣传作用,即在宣传国家财政政策的同时,让广大的基层财政干部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和理论前沿,把准财政改革的脉搏,增强改革和创新意识。与此同时,积极发挥师资库的纵向及横向交流作用。通过纵向交流,及时地将“新形势、新政策、新观念”自上而下传递至财政最基层;通过横向交流,充分吸收其他地区的财政工作的先进经验,并及时地与本地区财政干部交流,为实现进一步的财政改革和创新提供帮助。
(二)创新师资培训的对策及建议
1.师资培训的观念创新
观念引领行为,观念创新是机制创新的先导,财政基层教育师资培训创新须以观念创新为基础。
(1)增强财政基层师资培训的战略意识
各级负责财政基层培训的部门从思想上认识到师资培训的战略意义,要把财政基层教育师资培训工作当作推进基层财政发展的长期投资,要真正从思想上重视师资培训工作,在行动上支持师资培训工作,在措施和资金上保证师资培训工作。
(2)加强财政干部教育师资培训的改革及创新意识
各级财政部门应针对本地区财政基层培训的中长期规划开展师资培训工作,以提高师资师德水平和教学能力为重点,以加强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设为基础,以创新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和机制为保障,改革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财政干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需要的培训模式、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及手段。将以知识传授和政策宣讲为主的培训模式,变为以业务能力、教学水平及综合素质提高为主的培训模式.
(3)树立教学与政策研究相结合的师资培训理念
对基层政策培训来说,师资培训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培养教学和科研有效结合的教师队伍,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发现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才能更好地适应基层财政干部的培训工作。众所周知,在财政政策的制定到政策的最终落实,存在着一个政策的传导过程,该过程实际上就是人们对政策认识以及接受的一个过程,就此而言,对政策认识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政策执行者政策的把握度,进而影响政策的实施效果,政策制定机关无法获得准确的实施效果,既不能准确发现政策本身存在的问题,又不能准确发现由于某项政策的实施所导致的新问题,最终误导政府的判断和决策。由于财政基层培训师资在财政政策的传导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师资培训应紧密结合财政实践,并深入财政实践,或组织教师到财政基层调研,或通过专项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以提升教师队伍的政策把握能力,更好地为财政基层培训服务。
2.师资培训的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是机制创新的主体内容之一,它直接影响着财政基层教育师资培训机制的运行。从我国当前的财政基层教育师资培训情况来看,制度创新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要加快师资培训的政策体系建设
政策是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目标而制定的行动准则,是制度创新的关键因素。财政基层教育师资培训政策一方面要协调有关物的因素,如培训经费、培训场地、时间保障等;另一方面要协调人的因素,如财政机关、培训机构、授课师资、培训人员等。如何将人与物的因素协调解决好,实现各方利益的互利、互惠、互赢,是政策制定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建立师资培训机制必须应对的问题。与此同时,师资培训政策既要考虑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又要对师资库师资队伍建设从长计议。因此,师资培训机制创新应将短期的调整政策与长期的保障性政策有机地结合起来。
(2)制定各级师资库的师资培训的总体规划
首先,确立财政基层培训的师资培训目标。各级财政要从整体上把握本级师资库的师资状况,理清要解决的问题,明确未来师资建设的终极目标以及应达到的水平目标,并以此为基础,最终确立一揽子各级师资库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其次,科学制定师资培训实施计划。培训实施方案应涵盖培训实施步骤、参与培训的师资人员、师资培训机构、授课师资、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方法手段、培训考核与评价等内容,力求做到科学化、精细化;最后,要明确划分培训机构的职责和任务,保证师资培训有步骤、有秩序、有分工、有合作、有重点、有特色地开展。
(3)建立和健全师资培训的考核体系及制度
要建立科学公正的师资培训成绩考核体系,将培训成绩作为任职和晋升的主要依据,相关部门应出台鼓励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工作人员参与师资培训的配套政策,通过明确师资库师资人员权利及责任,充分调动师资人员从事财政基层教育的积极性。同时,要建立师资培训质量评估标准,定期对师资培训工作进行评估,形成长期有效的评估机制。
3.师资培训的组织创新
首先,要形成有利于财政基层教育师资培训机制创新的组织管理系统,构建合理的师资培训管理机构框架。师资管理机构应突破目前培训机构与部门、行业条框的分割,建立由师资库建设主体负责的管理机构责任制,统筹做好本地区的师资培训组织与协调工作,领导和指导财政基层教育的师资培训工作。
其次,要加强财政基层师资培训基地的建设,形成全国财政基层师资培训网络。师资培训基地建设是师资培训组织的重要成分,也是师资培训的主要途径。目前,应率先集中办好一批师资培训基地,带动整个师资培训基地的发展。同时,优化现有师资培训基地的培训资源,加强培训基地之间的横向联系,建立师资培训基地资源共享,杜绝多头培训、重复培训,避免浪费不必要的教育资源。此外,师资培训基地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淘汰机制,通过政府公开购买服务形式,建立师资培训机构的优胜劣汰机制,引导它们在竞争中以效益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
4.师资培训的内容创新
首先,要针对我国财政基层教育师资培训的目标,优化设计培训课程。在制定师资的培训目标时,要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统一,既要关注师资人员急需的知识和能力,也要重视全面提高师资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应根据财政经济发展需要以及师资人员的知识需要统筹设计课程和体系。
其次,积极开发个性化培训的课程体系。要建立培训机构与参训者共同开发培训课程菜单的模式,搭建培训课程超市,满足参训师资人员的个性化培训要求,将规定的培训内容与自选培训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最后,应加强应用性实践活动的培训,突出财政干部教育师资的培训特色。通过师资培训基地在广泛建立同财政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之间的联系的基础上,共同开发师资人员实践培训的教学方案,拓展师资培训内容,从而提升师资人员的实践能力,为日后课堂教学中的生动性及针对性提供有效的支持。
5.师资培训的形式创新
首先,师资培训形式要体现“以人为本”。针对财政基层教育师资培训目的主要在于提高师资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由于培训的既有来源于从事教育事业的专职教师,又有来自于从事财政及其他社会实践部门的业务骨干,因此,师资培训应本着财政基层教育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考虑师资人员的不同来源、不同知识结构以及不同的参训需求,实行脱产培训与在职培训相结合,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综合基础培训与专项培训相结合,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其次,采取多层次、多类型的培训形式。一是针对不同的师资对象开展不同内容的专题培训,目前的师资对象主要由专职教师和实践部门工作的同志两个部分构成,专职教师有的是理论知识和课堂教学经验,缺的是对不断变化的财税政策以及财政工作实践的了解,而来源于实践部门的师资则刚好与之相反。因此,开展不同内容的专题培训,针对不同的对象分别补政策实践、补基础理论和补教学方法,做到因人施教,对于调动参训师资人员的积极性,有针对性地拾遗补缺,最终提高师资人员的理论、业务以及教学水平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是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
如上所述,财政干部教育的师资培训的内容一般可以概括为财税基础理论、财政政策与实践以及教学方法的运用三大部分内容,三部分内容分别满足不同参训师资人员的需求。对于财税基础理论的培训可以依托高等院校的教学资源,根据需要既可以通过“走出去”的形式组织师资参加时间较长的脱产培训,也可以采取“请进来”的方式集中短期培训,同时要兼顾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对于财政政策与实践的培训,可以通过集中组织新的政策宣讲的方式,提升所有师资人员的政策解读能力,通过组织缺乏财政实践的师资人员到财政工作的一线学习和交流,充分了解基层财政工作的基本流程及财政政策的执行落实情况,兼顾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升这部分师资人员的业务能力,为财政基层培训活动的开展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对于教学方法的培训,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采取聘请优秀教师对课件制作、教案编写、教学手段应用等教学方法进行集中交流的方式,又可以采取观摩教学的方式,还可以采取定期组织师资人员开展教学研讨活动,进行相互交流的方式等,以提高师资人员的教学水平。
除此之外,师资培训还可以利用有待建立的干部教育网络平台,充分挖掘教学资源,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财政的学习形式,实现财政基层培训的教学资源共享。